第一十五章 急转直下(1 / 2)

臣王 凹凸熊 1753 字 4个月前

淮州城北,南吴军仓促结阵迎战,前期确实如陆弘烔料想的那般,火炮和鸟铳给北吴骑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,不过北吴的战马事先都受过枪炮训练,多数并未因枪炮声受惊四散,加之数量庞大,很快便如巨浪般拍打在南吴的枪阵上。

在巨大的冲击下,三道枪阵中的第一、第二道相继被击穿,但在第三道枪阵前却碰了钉子。

与前两道不同,第三道枪阵的将士身着靛青色铠甲,胸口绘有苍狼纹样,手持钩镰枪,皮肤黝黑、眼神坚毅,面对直冲而来的北吴骑兵毫不怯战,顶住第一波冲击后,立即化整为零,结成“长枪在前,两侧刀盾,双刀断后”的阵形,死战不退,竟使得那些身经百战的骑兵难以前进半步。

这些步兵,便是南吴引以为傲的“苍梧军”。

苍东、苍西之地山峦叠嶂、林木茂密、河汊纵横,造就了当地人天生悍烈,骁勇善战的品质,本就以游猎为生的他们,以苍狼为图腾,天生讲究协作,小组战术运用熟练,常能以少击众,以少胜多。

这些人在征讨东南三王时崭露头角,后被陆弘烔整编成“苍梧军”,更择其精锐编入羽林卫,因其胸前绣有苍狼纹样,也被称为“狼兵”。在后来征讨日南的战斗中,苍梧军在龙编、顺化打得日南军丢盔卸甲,后来更挟兵锋之盛南下攻灭象林国。

消息传回应天,陆弘烔喜出望外,当即御笔亲书“护国神兵”赐予苍梧军首领、羽林卫副指挥使孟养浩,并责令其扩编苍梧军规模到三万人,此后逐渐成为南吴主力之一。这次北伐,陆弘烔征调全部苍梧军参战,其中两万征讨淮州,一万支援山东四州,倾巢出动,可见南吴的决心。

在苍梧军的坚决防御下,王冲的骑兵冲锋被遏制,虽然后续北吴步兵赶来支援,但人数上的优势并未能有效转化为战场上的胜利。苍梧军的战力也让王檩甚为感慨,不禁叹息道:“禄王有此雄兵,我军恐怕一时难以取胜。”

双方战至傍晚,皆是人困马乏,只能心照不宣地鸣金收兵。可就在这时,淮州内城的任定襄突然率部出城反击,打得外城南吴军一个措手不及。

由於前线战事吃紧,外城的大部分兵力被抽调前去支援,加之鸣金收兵,正是双方将士最松懈的时候,任定襄此时出城反击,直接打穿了淮州北门一带的南吴守军,北门一失,意味着城外的南吴军被堵住退路,在此情形下,本就精疲力尽的南吴军顿时军心大乱,除了苍梧军,皆争先抢后地朝南方逃去。

见此情形,本已接到命令撤兵的高阳王王继煴立即调转马头,率军再次对南吴军发起冲锋!

南北夹击之下,南吴军队加速溃退,但苍梧军仍坚持顶住骑兵冲锋,为其他几路军队撤退争取时间。

“将军,快撤吧,顶不住的!”孟养浩的副将苦苦哀求他赶紧收拢兵力撤回城南大营。

“我们若是撤了,其他几路可就完了!再坚持一会,等他们撤得差不多了,我们再撤,天色已晚,北军也攻不了多久的。”此时已经力竭的孟养浩,仍率领苍梧军苦苦支撑,眼瞅着南吴军溃散,淮州外城被任定襄夺回,他心里知道局势难以挽回,可狼兵的骨气和傲气还是让他誓死不退。

过了约半个时辰,残余的大部分南吴军陆陆续续逃回城南大营,苍梧军见状也在城内外北吴军的围剿下,化整为零,以小队为单位向城南退去。

虽说战力不俗,但此时的苍梧军已是精疲力竭、强弩之末,在北吴军的轮番冲击下不成阵型,将士们接连倒在撤退的路上。

最终北吴收兵时,苍梧军仅有三千人成功撤回,孟养浩力战而死,屍首被副将冒死抢回,自他以下苍梧军将领死伤殆尽,他们用生命践行着“死战不退”的狼兵精神。

南吴中军帐内,篝火冉冉,将士们矗立在两旁,中间地上是孟养浩那满是伤痕和箭镞的屍体,气氛肃杀。